发布时间:2018/11/8 9:58:07 浏览量:11601 【字体:
大 中 小】
Q: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到底是一项什么工作?
姜其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反映社会情况和民众意愿。社情民意信息的载体形式是信息,内涵实质是社情民意。对民主党派来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际上是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一种方式。
Q:民主党派开展社情民意信息有何优势?
姜其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民主党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组织优势,通过有组织地调查、研究、分析等方式来掌握社情民意;二是渠道优势,好信息通过党派组织渠道报送上去,会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这和在网上发一个帖子效果是不一样的;三是地位超脱的优势,民主党派没有部门的、地方的利益羁绊,没有权力的压力,能够更客观地看问题、提建议。
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曾经有一个精彩的比喻:我们既接近于决策中心,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我们又有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十数万会员,它联系本界别的又不止本界别的其他社会群众,可以说是“处江湖之远”。民主党派既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能很接地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声音,这既是地位超脱的优势,也是渠道的优势。
Q:什么样的信息算是好信息?
姜其和:首先要真实,这是信息的基础。第二是要有分量,反映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个分量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到中央层面的信息才是好信息。第三是要新颖,不能老生常谈,更不能陈词滥调。第四是要能够引起决策者的“动作”。好的信息能够从领导人案头海量的信息中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关注获得批示。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但是作为信息的作者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者,我们要以此为目标,要把劲往这个方向使,要力争让决策者有所“动作”。
Q: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有什么诀窍?
沈腾:没有什么诀窍可言。首先,在主观上要有责任感;在客观上,要有知识积累。其次,建言要建到点子上,献策要献到关键处。如何才能建到点子上?一要新,不能够说和别人一样的问题;二要高,要把小问题放在大格局里,把小角度放到一种大的视野范围内来提炼主题;三要准,要把问题说到点子上说透了,不能够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四要精,要用最简短的语言把问题说清楚。
Q:党派成员大都是“兼职干革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需要调研撰写,耗时耗力。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党派成员能收获什么?
沈腾:人既有生活层面的追求,还有价值层面的追求。学法律的人更加注重追求公平和正义,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就是追求公平正义、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每当我的信息被采纳,我都会有一种实现价值的踏实感。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件,一个企业要上市时被对手盯上,提起了一个恶意诉讼。最终这家企业赢了官司,但错过了上市的机会。我认识到,海淀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保障知识产权方面尚存明显不足。因此,我建议海淀区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应该设立一个中关村法庭作为派出法庭,专门审理以核心区知识产权纠纷为主的案件,让中央给我们的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首先在法律审判当中能够使用上,能够为企业创新真正起到保障的作用。最后这条信息的建议被采纳,2013年4月,北京市第一家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为主的派出法庭正式建立。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参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就是实现我们的价值的一种方式。
Q:普通民主党派成员如何参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姜其和:首先要有意愿、有积极性,然后要用心、要下功夫,还要结合本职工作和专业领域。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委、社情民意信息专家叶青曾说过,“民主党派成员立足于本职工作和专业研究,再往前一步,就是参政议政”。社情民意信息也是如此,切忌另起炉灶,满世界找信息。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同时还要跳出自己的专业看行业,跳出部门看大局。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带有全局性的视野,更有决策参考的价值。
Q:如何激发民主党派成员参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积极性?
沈腾: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参与者有获得感。民主党派极具人气,大家在组织里更容易相互信任,形成共识。同时,在参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调研、座谈,近距离地与一些专家进行交流,也增长了见识。当提出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既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同时还实现了自身价值。这些收获,会让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来。